如果最终地位谈判最终达成其他结果,比如建立一个类似加拿大的货物和部分服务自由贸易区,即使其规模巨大、范围广泛,来自第三国的货物仍将按照英国海关清关规则进入英国,并缴纳英国关税。那么,如何才能阻止这些货物绕过欧盟海关清关,通过北爱尔兰进入欧盟呢?回到原点,回到“后备方案”,回到关税同盟。
(当你听到有关需要“海关协调”或类似的说法时,它本质上是一个戴着面具的关税同盟。)
因此,,双方都必须接受一个残酷的逻辑:一方面确保联盟关税区的完整性,另一方面又与一个非欧盟成员国且 电报数据库 不在欧盟关税同盟范围内的国家保持开放边境,这在法律上显然是不可能的。如果你想在北方和共和国之间保持开放边境,你就必须加入关税同盟。如果你不希望如此,就不可能拥有开放边境。
我之所以说“表面上”的法律不可能
是因为有一种方法可以规避这种严苛的法律逻辑,这种方法在谈判的各个阶段都曾被 POLITICO 布鲁塞尔剧本:希腊效率——如何惹恼容克——希望获得绿灯 暂讨论过,但最终因“不切实际”而被弃用。我认为,如果不想让难以解决的“后备方案”难题在未来数年困扰双方,就值得重新审视这种方法。那么,“前备方案”究竟是什么呢?
如果你曾经从爱尔兰
加拿大或加勒比地区飞往美国,你一定体验过类似“前站”的做法。你在波士顿、迈阿密或洛杉矶下飞机,直接走 业务主管 进美国:无需护照检查,无需海关检查。为什么?原因很简单,因为这些检查是由美国官员在爱尔兰、加拿大或加勒比地区的领土上进行的。对于旅行者来说,类似的安排在英国和法国之间的英吉利海峡隧道两端(以及从那里前往申根区其他地区)也适用。你会在加莱、布鲁塞尔和巴黎遇到英国边防部队,然后 向在多佛尔和伦敦圣潘克拉斯火车站的法国 边境警察 问好。
别怀疑,想象一下在英国和北爱尔兰设立几个欧盟边境检查中心(两者之间没有区别),所有经北爱尔兰运往爱尔兰的货物都会在那里办理手续,包括缴纳关税等,然后再真正离开英国领土。(我一会儿会谈到作弊行为)。一旦清关并获得认证,就无需再进行边境处理,爱尔兰边境就可以像现在这样保持开放。
一些反对意见立刻浮现在我的脑海里。首先也是最明显的是,如果贝尔法斯特和都柏林之间没有实体管控,那么未经前站中心办理清关手续就开卡车过关,或者将已清关的货物改为未清关的货物,其诱惑力将非常巨大。这简直就是走私者的包机!